Facebook加赞网站--Facebook加观看

参与听证的三家英国民营企业老总,图源:法新社
据美媒在此之前报导,英国国会将在该地天数29日,举办特别针对苹果公司、Facebook、Amazon及Alphabet三家信息技术民营企业的美国司法部听证。依照日程,三家信息技术巨擘的CEO将在听证上如是说本子公司与否存有寡头垄断犯罪行为。
在联名信的价值观念和竞争情形四节里,Facebook自称为是一间自豪的英国子公司,并说该子公司改信民主自由民主、宽容、民主自由抒发和竞争的准则。
做为英国的指标性民营企业,抒发对他国前奏的拥戴也无可非议。可联名信的Nenon却淡淡地,忽然为英国前奏的发展前景深感忧心:虽然亚洲地区许多信息技术子公司都改信前述价值观念,但无法确保的是,那些价值观念与否能最后获胜。
究竟是谁在严重威胁英国引以为傲、满世界做广告的英式价值观念呢?Facebook的标准答案是:我国的信息技术民营企业。
图片截取自英国政客新闻网报导
联名信称,我国在打造一个基于自身视角、且价值观念(和英国)截然不同的互联网,更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是,Facebook的联名信还表示,我国的信息技术民营企业正在向其他国家输出这种价值观念。
然而,这份联名信没有说清楚的是,所谓的我国式互联网,究竟是什么价值观念?又是怎么个输出法?
如果说这个指控已经很滑稽了,那更有意思的,就是Facebook给英国国会的献策了。Facebook建议,要维护互联网行业的市场公平,英国国会有必要在英国和世界各地维护开放、公平的价值观念。
显然,这个本该披露自家民营企业维护竞争情形的声明,就这样被Facebook写成了讨伐我国的宣战书。
可稍微关注信息技术新闻的读者都知道,相比花大篇幅陈述我国信息技术民营企业、我国价值观念,英国民众和投资者恐怕更想了解Facebook的经营情形和数据安全。
自2019年以来,英国国会及其他官方机构一直在研究Facebook的寡头垄断问题。据多家外媒报导,做为亚洲地区最大型的综合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涉及寡头垄断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其掌握广大用户个人信息、数据安全等领域。
图源:英国《卫报》报导
而据《纽约时报》一篇评论分析文章指出,相比传统行业,Facebook掌握的海量数据,除了商业价值外,还能在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力。确保Facebook不滥用手上的数据资源,已经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纽约时报》关于拆分Facebook的评论文章
除了Facebook外,英国著名电商巨擘Amazon也在联名信里提到我国。信中,Amazon表示不会把工作岗位外包到我国,会确保英国人用的商品,由英国工人生产。
看完这两家民营企业的联名信后,笔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做为以宽容著称、汇聚亚洲地区顶尖人才的信息技术行业巨擘,在遇到特别针对自身经营情形的调查时,居然在效仿特朗普和某些政客,拿我国同行来转移矛盾。
对一个身处前沿领域的民营企业来说,沾上这种特朗普化的习惯,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这点,英国许多网友也看得很透彻。其中一条留言认为,这次听证的主题,除了把顶尖信息技术人才拦在门外、遏制民营企业创新,就是在拿我国等其他国家当靶子,要我国等国为英国沦为二流国家负责。
图片截取自推特
审查275款我国APP
英国和印度最近步调出奇一致,比如都荣登亚洲地区新冠疫情确诊国家的前三名,再比如都开始打压我国信息技术子公司。
一天后,周一下午传出消息,印度在已经对我国的59款APP下了禁令之后,继续在禁令名单上增加47款我国APP。这一连串行动意味着什么?印度是在上演闹剧还是有胆有谋?小王最近请教了驻白宫的印度裔记者,以及印度通Han,他俩对于印度政府这一系列犯罪行为的反应不约而同的一致。马云被印度政府告上法庭,这则消息最早的出处来自路透社的独家。看似劲爆,实则无聊。乍一看我们的马爸爸要被印度人送上法庭赔偿,但实际上这其实只是一则普通的被裁员工与前东家因为劳资纠纷引起的闹剧。
一位曾经就职于阿里巴巴旗下UC浏览器的印度员工Pushpandra Singh Parmar,起诉了前东家。Parmar的律师表示:我的代理客户已经就阿里巴巴的创始人Jack Ma提出了诉讼,原因是他非法终止劳动合同。在此之前Parmar在UC担任总裁助理一职。
他说自己是因为对子公司APP上面的内容有审查制度与虚假新闻提出异议,结果遭到解雇。要求阿里赔偿他个人2000万卢比(人民币200万)。而这位原告所说的审查制度涉及在UC浏览器上过滤有关中印边境冲突的内容,另外的虚假新闻则是一条关于印度要废除2000卢比钞票的错误内容。
德里的法院已经对马云发出传唤,要求他在7月29日出庭(对,今天),同时要求阿里巴巴在30天内做出书面答复。不过阿里巴巴可以通过代理律师出庭。子公司可以委托律师代理,届时法院也将根据案情进行裁决。
印度通Han同学告诉我,这其实就是一个印度常见的碰瓷儿案件。要知道,这位状告马云的前员工早在2017年10月份时就与UC解除了劳动合同,选择这个时候状告子公司,完全是因为现在UC浏览器与UC News全部退出印度市场之际,借机敲一笔。
在印度宣布对我国APP禁令之后,UC浏览器与UC News均榜上有名。UC对此的选择是彻底退出印度市场,解散该地团队。根据研究子公司StatCounter的数据,UC浏览器是印度市场最受欢迎的移动端浏览器,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领先于Chrome约33%和Opera的近10%。
在巅峰时期UC浏览器一度占据了印度市场近60%的份额。但是随着UC内部的架构调整以及投资回报率的问题,UC选择印度市场战略收缩。而6月30日印度政府的一纸禁令,则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即使到了关门前的2020年6月,UC浏览器依然在印度有着10.19%的份额,仅次于谷歌的Chrome浏览器。
这次印度的审查对象除了社交、短视频应用外,还包括了国民手机游戏(Pubg)、小米短视频应用Zili、阿里巴巴网络购物应用(AliExpress),字节跳动旗下音乐流媒体应用Resso和相机应用ULike等均在名单之上。《今日印度》也直言不讳的说,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我国互联网子公司在印度都将可能被禁。
不过在这个消息出来后,我问驻白宫的印度裔记者Teji,他淡淡的说了一句:Its a joke. 我问他为啥呢?Teji说因为那些APP都还可以用啊!确实,被下架的那些我国应用都是自觉采取行动的,而没有行动的子公司,APP并没有被封锁。
印度脱钩我国胜算几何?
印度的互联网行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印度的IT行业,顶级人才都在硅谷,国内只有非常初级的外包。这个现实,在我对Teiji的采访中就提到了。印度在英国大约400万移民,从事IT业的居多。而且从英国信息技术界到商界,不乏像谷歌的劈柴哥这样优秀的印度CEO。而印度人的一大优点是:抱团取暖。但要单靠印度本土的实力,实现自力更生与否会奏效,依然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强大的信息技术子公司是通过人才的不断产出与激烈的竞争才取得的成果,仅仅是给到一些小作坊来复制山寨,很难!
打击我国的投资与创业信心,近年来我国对印度的投资正在稳步增长,尤其是对于印度的初创民营企业而言,我国的投资者更是解决了很大的问题。截至今年3月,印度30家独角兽子公司中的18家都从我国投资者那里获得了资助。我国投资者已向印度初创民营企业投入约40亿美元 。
中断实体进口会付出昂贵代价,从2019年4月至今年3月,印度从我国进口了650亿美元商品,做为对比印度对我国的同期出口额只有约166亿美元。例如印度现在的手机行业里,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品牌中有四个是我国品牌,占有约80%的市场。同时,印度制造手机所需的90%零件也都要从我国进口,如果断供只会带来更高的投入成本,这对于已经泥潭中的印度经济更会是雪上加霜。
英国的煽风点火
英国官员近期多次点名表扬印度,英国国务卿蓬佩奥在这个月还出席了美印商业委员会举办的印度创意峰会,并发表了讲话。他说很高兴看到,印度成为了英国在印太地区冉冉升起的国防和安全合作伙伴。印度是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关键支柱。英国希望与印度的关系进入一个渴望野心的新时代 ( a new age of ambition)。
蓬佩奥在讲话中可谓是对印度大Montsalvy赏,他说美印的关系不仅仅在于双边互动,而是把对方视为伟大的民主自由民主国家,亚洲地区大国和真正的好朋友。印度是英国不可多得的,可信赖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国家。
早在上个月,特朗普就已经邀请了莫迪访问白宫出席七国集团峰会。在国际议题上,英国也积极的帮助印度参与多边事务,比如蓬佩奥说重启英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的四方会谈,一起推动共同利益,包括深化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合作。英国的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在本月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沿岸与印度军方进行了联合军事演习。出动航母进行联合演习的的意义不言而喻。
毫无疑问,印度是英国推进印太战略的一颗重要棋子。但英国的利益并不等同于印度的利益。英国现在是利用印度不断上升的民族主义情绪,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但莫迪政府需要在自己最大的邻国和英国之间寻求平衡,如果英国稍微撺掇一下就飘了,那就危险了。
本文综合自环球时报、冰汝看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