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刷赞网站--Facebook买评论

● 本报记者 石诗语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5万亿元,同比增长5.8%,较前两个季度同比增速有所加快,但总体还是继续保持低增长态势。业内人士指出,从最近几年不良贷款余额走势来看,不良资产余额上升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资产质量改善明显,不良资产上升幅度持续低于资产增速。
不良资产包低价抛售
从不良资产转让金额来看,实际成交金额整体上有所降低。记者发现有多笔不良资产实际成交金额不足一折。
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负责人王强(化名)表示,不良资产的实际收购价格与资产质量有关。比如,一个信用卡类的不良资产包,如果这些客户里面年轻人居多,有固定职业者居多,那么价格就会高一些,如果其中可联系的客户较多,价格还会再高点。
不良资产转让活跃
今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变得较为活跃。银登网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的机构达到578家。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含分行)机构数为18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含分行)机构数为228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含分公司)机构数为114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机构数为49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机构数为5家。
除了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外,部分民营银行也展开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7月28日,浙江网商银行出让一笔包括个体工商户贷款、小微企业主贷款、其他个人经营性贷款的不良资产包,受让方为中航信托。该不良资产包的资产原始价格为5.33亿元,实际则以5300万元的价格成交。
具体来看,在平均折扣率方面,批量个人业务平均折扣率从去年二季度的14.9%下降至今年二季度的3.1%,单户对公业务平均折扣率从去年二季度的57.4%降至今年二季度的56.7%。在本金回收率方面,批量个人业务本金回收率从去年二季度的27.5%下降到今年二季度的9.8%;今年二季度单户对公业务本金回收率为70.2%,与去年同期持平。
对此,王强指出,影响不良资产折扣率和回收率的因素较多,单户对公贷款一般会有抵押品或质押品,资产回收压力相对较小,处理周期更短,因此对公不良贷款转让的折扣率和回收率往往较为稳定。
风险总体可控
从目前各家银行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银行风险总体可控,不良资产规模及不良率处于合理区间。
国有大行的资产质量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截至上半年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在1.5%以下,其中邮储银行表现最优,为0.83%。
此外,在房地产贷款领域,多家银行表示风险可控。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指出,上半年在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的同时,建设银行严控风险,截至6月末对公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2.98%,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0.25%,在业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8%,较前两个季度同比增速有所加快,但总体继续保持低增长态势。从最近几年不良贷款余额走势来看,不良资产余额上升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资产质量改善明显,不良资产上升幅度持续低于资产增速。
责任编辑: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