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买观看量 -产品体验报告:-INS买赞平台

撰稿编者按:随著青年人对其他人SNS的消费市场需求急速减少,消费市场上再次出现了很多音频、相片、文本等方式的SNS应用软件。当中,Soul以其独有的肉体SNS颇受热烈欢迎,因此深深地紧紧抓住了很多年青使用者的心。如前所述此,责任撰稿对Soul展开了广度探究。
寂寞的肉体是会互相招揽的,有别于兼主、陌陌此种那时或许早已被预设为约炮的应用软件,Soul明确提出的肉体SNS,或许给那个乏味的当今世界,些许异域的味道,在现代的交友应用软件停战协定炮应用软件间,Soul积极探索出了另两条高架道路。
一、 商品简述
1. 商品如是说
- 商品名称:Soul
- 商品类别:孤单SNS
- 商品slogn:追随肉体找出你
2. 新体验自然环境
- 智能手机机型:TNUMBERXNote7
- 新体验版:3.46.3
- 作业系统:Android 10
二、 消费市场分析
1. 经济政策自然环境
源自《唐欣调查报告_2019-2020年中国电信SNS金融行业本年度分析调查报告》
经济政策上对SNS应用软件消费市场监管始终较为严苛,的的文本审查、情色情色、性侵犯为保护和个人隐私安全可靠各方面。
2019年6月29日,因存在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情色情色文本的违法违规文本,包括Soul在内的9款APP被采取不限期下架处置。重新上架后的Soul对注册年龄展开了限制,并更新了青少年模式。
在实际检查和资料中,发现Soul不仅按照法规展开了应用软件漏洞的修复,在风控各方面也投入了较多精力,采取了信用评定、双重审查、防骗提示等举措。
2. 竞争自然环境
源自《唐欣调查报告_2019-2020年中国电信SNS金融行业本年度分析调查报告》
Soul严苛的同行竞争者有国内的兼主、陌陌、积目,国外的Tinder、CMB等其他人SNS应用软件。
但如果扩大竞争范围的话,移动SNS应用的其他细分领域,比如文本、相片、运动、娱乐、直播等消费市场,也提供了其他人SNS的解决方案,是值得警惕的竞争者。
源自《唐欣调查报告_2019-2020年中国电信SNS金融行业本年度分析调查报告》
在唐欣做得2020年中国主流移动SNS测评中,Soul在功能多样性、趣味性、操作便捷三各方面弱于竞争者,是需要提升的地方。
三、 使用者消费市场需求分析
1. 使用者基本属性
唐欣调查报告2019Q1中国其他人SNS消费市场季度监测调查报告
性别比例上,Soul男女使用者比例相当,女性使用者比例相比18年的55.54%,略有下降(18年为艾瑞数据)。需要注意维持男女比例,如果女性使用者进一步下降,要加强反骚扰机制。
年龄上,不同媒体给出的年龄分布差异较大,较为权威的唐欣和艾瑞咨询给出的24岁以下使用者比例为25%左右,主要使用者群体为35岁以下使用者,比例在85%左右。
2. 使用者画像
使用应用软件一段时间后,笔者根据广场自我如是说和私聊的信息,将使用者根据目的大致分为恋爱型、无聊型、结婚型和YP型四种类别,并根据其特点描绘其使用者画像。
1)恋爱型
苏苏 女 20岁 师范大学大二学生
苏苏,从小到大都较为内向,进入大学后也希望拥有一段爱情。但学校里女多男少,脱单难度较大,通过Soul在其他网站投放的广告,苏苏了解并下载了Soul。
第一次上线就有很多推荐,也遇到了不错的人,苏苏对应用软件充满热情。但渐渐地随著应用软件使用者的增多,苏苏遇到的骚扰信息越来越多,这让她疲于应对,对应用软件的热情也下降了。
2)结婚型
方士林 男 32岁 项目经理
32岁的士林刚从一段失败的感情中走出来,两人彼此磋磨多年,最终还是在走进婚姻殿堂的前一步分了手。看到身边很多朋友都在Soul上找出了另一半,他也想来碰碰运气的。
3)无聊型
宁靖 女 22岁 UI设计
不过负能量总是不受热烈欢迎的,广场上热门的一般都是钓鱼、内涵段子、争议、搞笑和成就这些或引人争论或让人开心的动态,宁靖的吐槽贴让她招揽力下降了。
每次看到自己的转评赞和钓鱼的转评赞,宁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酸酸的,不过真实的自己就是有很多烦恼嘛,只能自嘲笑笑喽。
4)YP型
王凯 男 28岁 业务员
已婚,工作压力大,想要通过另一种方式发泄压力,在同事推荐下下载了Soul。
3. 使用者痛点分析
1)低质量的文本生产者
2)缺乏主动渠道
Soul上面除了广场之外的推荐机制基本都是被动匹配,使用者无法主观决定自己想找个什么样的人,一切只能靠推荐系统决定。甚至就连广场也是推荐系统做主,使用者想看自己感兴趣的文本要到三级页面查看,入口较深。
3)推荐系统不够精准
一是考察维度不够全面,那个问题在引力签改进后,有一定改善;二是反馈不够完善,很难屏蔽那些不感兴趣的话题和人。
4)SNS场景单一
因为前3条的原因,使用者间缺乏了解,也没有更有趣味性的活动来破冰,容易陷入尬聊。
而且由于SNS场景单一,双方可以聊得更多也就是两性关系的话题,这也是其他人SNS常常陷入YP应用软件困境的原因之一吧。同样有其他人SNS属性的玩吧,就常常可以看到情侣玩家。
5)个人隐私泄露
比如位置信息、职业信息等,它在帮助使用者更好匹配的同时,也在暴露着使用者的个人隐私。比如我填写职业后,就经常遇到要求内推与咨询工作的,不得不删除了那个标签。
6)如何破冰
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使用者匹配后如何开启第一句话。
7)使用者流向熟人SNS
其他人SNS经常遇到的,匹配成功后,使用者流向熟人SNS,应用软件被卸载。不算使用者痛点,算商品痛点吧。
8)虚假信息与灰产
也是SNS应用软件的通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解决。但Soul上我体感假照和灰产比例要比兼主要轻一些,可能是Soul信息更公开和不强制照片的原因。
四、 商品分析
1. 商品亮点
1)引力签
使用者在个人主页添加引力签,引力签包括职业、特殊经历、兴趣爱好等信息,添加后一是可以作为匹配参考,二是会在聊天页面显示二人共同引力签。比起强制性的填写,引力签门槛更低,表达方式更加隐晦,适合Soul肉体SNS的属性。
2)音频匹配
3)星球
星球位于Soul的首页,交互设计十分精致,每一个星球都代表了一名使用者,点击星球可以查看使用者的瞬间,摇一摇可以换一批使用者。星球的设计有种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你的浪漫感,与Soul的理念相契合。
4)点亮Soulmate字母
使用者互发消息超过30次,聊天界面上方将再次出现soulmate字母。随著聊天时间的增长,聊天界面的爱心池也会随之上涨,爱心满格后点亮一个字母,越到后面,点亮字母所需的爱心就更多。
一些使用者为了点亮所有字母,会始终使用Soul聊天。既满足了使用者追求浪漫的心理,又可以防止使用者建立关系后流失。
2. 解决方案
解决痛点: 低质量的文本生产者
参考微博、贴吧、QQ、小红书、ins这些SNS领域头部APP,可以发现它们普遍采用了点击后再进一步选择,偏向相片、视频的方式,引导使用者的信息传递方式。
此外,如果在添加相片后,进入撰稿页面(小红书、ins、绿洲这么干),那么Soul提供的撰稿功能也能使用上。
2)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可以展示真实自我又不会造成困扰的自然环境
解决痛点:低质量的文本生产者。
问题分析:每个人都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如果一个地方是支持正能量,抵制负能量的话,那这部分使用者就会流失至其他地方。想想使用者吐槽时的心理,有几点诉求:一、希望他人可以看见;二、可以有正面反馈;三、不打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那时Soul只满足了第两条,第二三条有待满足。
改进方案:在瞬间中减少一个情绪宣泄入口(参照1),进入后有各种负面词汇标签,使用者可以选择一个标签。比如那时选择了丧标签,进入后下方预设带一个丧标签,丧的右边,状态那里设置为仅广场可见(新增)。情绪放在外面,可以给使用者一个发瞬间的思路;下方的话题又保证话题被更多圈内的人看到,能更多给予正反馈;仅广场可见证明这条瞬间不会影响其个人形象,也不影响产生同理心的人与她(他)聊天。
3)给标签做归纳,从兴趣出发,让使用者有话可说,有文本可看
解决痛点:低质量的文本生产者、缺乏主动渠道。
问题分析: 标签是很常用的功能,但目前缺乏管理。又是创始人的采访,她在采访中提到1/3的文本中会带有标签,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常用重要的功能。通过查看广场上的标签,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圈子、文本强调、话题。圈子可以是滑板、摄影、JK、汉服此种兴趣圈,也可以是哈哈哈哈哈哈、上班这件小事儿、周末生活此种生活搞笑类固定话题。
话题相比圈子更短期、讨论范围更窄,常见的有跟着Soul去旅行、男生问女生答、租房过一生VS买房过一生等。文本强调是因为标签没有创建门槛,所以很多使用者会使用标签对主要文本强调一下,比如我、好可爱呀。文本强调一字标签居多,可以连在一起读。
目前Soul对这三种标签都是一样对待的,但从查看角度我认为应该做出区分。
圈子较为固定,不会经常改,查看频率高,会多次发表意见,应该更方便查看;话题感兴趣的会短期关注,可以接受推荐,但不会主动去看,一般一个话题只会发表一次意见,不需要固定入口,但需要新话题推荐。固定强调无实际意义,可以不管。
此外, 目前已关注标签入口较深,如果想要查看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要经过广场-关注-标签三个步骤。
而且当你终于排除万难进去了,又会发现第一屏可查看文本只有半屏,使用者推荐占了三分之一屏,每个使用者右上角还都有个关闭小按钮。每次我进入后都会在这里关半天使用者推荐,等着全部关闭后,就早已没心情继续看了。
很不理解那个功能,SNS类商品中只看过脉脉有类似功能——圈子创作榜。但脉脉作为职场类应用软件,讨论文本集中,小组活跃者多为KOL,是有关注价值的。而Soul作为一款SNS应用软件应该是去中心化的,且使用者瞬间主题发散,点进去也无法快速获取感兴趣信息,对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反而是种干扰。
改进方案:
- 将关注人数多,活跃度高的标签人工创建为圈子,标签里显示为蓝色。将发现声音移至左上角,右上角改为圈子广场,用来发现圈子。将圈子入口从关注中移至推荐下方,右滑可切换圈子,切换后根据热度、时间等综合推荐该圈子瞬间。
- 圈子广场内分为我的关注、推荐圈子、热门圈子和各种兴趣小组。我的关注为已关注圈子,可以在这里排序和取消关注。
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为了提升话题标签的参与度,二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发瞬间的思路,最终提升广场活跃度。
4)其他建议
瞬间左下角的分享更改为私聊,分享功能文本商品使用较多,但对其他人SNS一是用得少(图中222赞,3分享),二是涉及个人隐私。所以建议和私聊换个位置,使用者在广场上看到感兴趣文本后,可以直接和对方打招呼,帮助破冰。
不喜欢原因中减少标签选项。目前只有机器抓取的关键词、不感兴趣、不喜欢作者三类标签,不太懂为什么没有比关键词更加明显的标签。完善反馈机制,能提升推荐精准度。
减少游戏屋,提供更多SNS场景。SNS场景丰富后,其他人SNS中恋爱的属性会下降一点,使用者建立关系后也可以一起玩游戏,还可以帮助使用者匹配、破冰。热搜可以参考豆瓣和贴吧,更关注网络平台内部生产的文本,而不是跟着微博走,做成资讯类热搜。
个人隐私中减少恋爱铃距离,可以选择不匹配XXkm之内的人,或者是减少1000m之内模糊的开关。目前的恋爱铃有时候太精准了,100m以内+方位+瞬间很容易猜到地址,为了人身安全可靠和个人隐私,还是模糊一点好。
使用者可以设置瞬间无法被搜索,同样的两条出于个人隐私考虑的建议,灵感是最近看到一篇通过搜索关键词扒微博小号的帖子。对其他人SNS,本身就是偏隐蔽性的,特别是当前舆论对这各方面还是较为偏见的情况下,希望可以对使用者个人隐私给予足够为保护。
题图源自Unsplash,如前所述 CC0 协议